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在當代實驗室中,水系噴霧干燥機已成為一種至關重要缺的設備。它主要適用于高校、研究所和食品醫藥化工企業實驗室生產微量顆粒粉末,對溶液、乳濁液、懸浮液具有廣譜適用性。這種設備特別適合處理熱敏感性物料,如生物制品、生物農藥、酶制劑等。因其噴出的物料只在霧化成微小顆粒時瞬間受熱,能保持這些活性材料在干燥后仍維持其活性成分不被破壞。一、工作原理:四步舞曲水系噴霧干燥機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四個關鍵階段,如同精心編排的舞蹈動作,環環相扣。1.首先是原料液的霧化。設備通過蠕動泵將物料輸送到機器...
11-23
在新能源電池材料、納米顏料、高級化妝品等精密制造領域,對物料粒徑的追求催生了臥式棒銷砂磨機這一核心設備。其通過獨特的機械設計與能量傳遞機制,實現了從微米級到納米級的跨越式突破,成為現代工業研磨技術的標準。一、能量核心:棒銷轉子的“暴力美學”設備核心部件為高耐磨合金鑄造的棒銷式轉子,其表面均勻分布著數十根碳化鎢棒銷。當主軸以1200-1800rpm高速旋轉時,棒銷末端線速度可達15m/s以上,賦予研磨介質每秒數千次的撞擊頻率。這種設計突破傳統盤式結構的局限,使能量集中釋放于外環...
10-28
臥式砂磨機是精細化工、涂料、油墨等行業的關鍵設備,用于物料的高效研磨與分散。規范的操作是確保產品質量、設備壽命及人身安全的基礎。本規程旨在系統闡述臥式砂磨機的標準操作流程。一、操作前準備1.設備檢查①確認電源、冷卻水、壓縮空氣管路連接可靠,閥門處于關閉狀態。②檢查研磨筒主體、管路及閥門有無裂紋或泄漏跡象,地腳螺栓是否緊固。③核實機械密封冷卻液液位正常,密封潤滑系統無異常。2.物料與介質確認①根據工藝要求配制預分散漿料,并通過篩網去除大顆粒雜質。②核對研磨介質的型號、填充量(通...
10-25
棒銷式砂磨機是現代精細研磨領域的關鍵設備,廣泛應用于涂料、油墨、農藥、電子漿料等行業,用于將固體顆粒均勻分散在液體介質中,達到微米甚至納米級的細度。其良好的研磨效率與最終產品質量,直接歸功于其獨特且精密的內部構造。一、核心研磨系統:動與靜的激烈交互棒銷式砂磨機的核心工作區是一個密閉的研磨腔,其內部構造是區別于其他類型砂磨機的關鍵。1.轉子總成(動件):①結構:它是一根由主軸驅動的、高速旋轉的中央軸。在該轉子的圓周面上,以特定規律均勻分布著許多圓柱形的棒銷。這些棒銷是轉子的核心...
9-26
在納米材料制備、新藥研發、電子陶瓷漿料加工等前沿科學領域,實驗室納米砂磨機猶如一位微觀世界的"精細工匠",通過獨特的機械作用力將顆粒細化至納米級別。其工作原理融合了流體力學、碰撞力學與材料科學的精妙設計,實現了從微米到納米的跨越式突破。一、核心研磨機制:撞擊與剪切的協同效應。當物料與研磨介質被高速旋轉的分散盤甩向研磨腔內壁時,瞬間產生三重作用力:首先,研磨介質與物料顆粒之間發生高頻次的劇烈碰撞,這種動能傳遞直接導致顆粒破碎;其次,高速流動的漿料在狹窄間隙中形成強力剪切作用,如...
9-23
在納米材料制備、陶瓷漿料分散、鋰電池正極材料加工等高精度研磨領域,納米砂磨機憑借其超細研磨能力成為關鍵設備。但面對市場上種類繁多的產品,如何選擇一臺真正適配生產需求的納米砂磨機?掌握以下選購要點,能幫助您避開選購陷阱,找到性價比較優解。明確研磨需求是基礎。首先要確定物料特性——硬度、粘度(高粘漿料需大流量設計)、粒徑要求(納米級通常需≤50nm)。例如,制備鋰電池三元材料時,既要達到50-100nm的細度,又要避免金屬離子污染,這就要求設備采用氧化鋯等陶瓷內襯。其次關注產能規...
8-31
在全球新能源產業對“更高能量密度”的迫切需求下,鋰電池正極材料正朝著“突破現有性能天花板”的方向加速迭代。其中,富鋰錳基正極材料(Li-richMn-basedcathodematerials,簡稱LRM)憑借“超高理論能量密度、低鈷無鎳潛力”的優勢,成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的核心候選材料之一。與三元材料(NCM/NCA)、磷酸鐵鋰(LFP)等主流材料相比,富鋰錳基材料的理論能量密度可達900-1000Wh/kg,實際商業化產品能量密度已突破400Wh/kg,遠超三元材料N...
8-26
在材料科學、藥物研發與精細化工領域,實驗室級反應器的性能直接決定著新物質的合成效率與品質。小型不銹鋼反應釜憑借其耐腐蝕、易清潔、溫控精準的核心優勢,成為從毫克級探索到公斤級放大的關鍵過渡裝備。本文將深度解析其設計邏輯與實驗應用場景。一、材質革新:316L不銹鋼的"全能防御"1.化學侵蝕的最終屏障采用316L超低碳不銹鋼(Mo含量2.5%-3.0%),在釜體表面形成致密Cr2O3鈍化膜。實驗數據顯示,在10%鹽酸溶液中連續浸泡72小時后,其腐蝕速率僅為0.002mm/a,較傳統...
8-23
在新能源電池、催化材料與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納米級復合材料的性能高度依賴于其微觀結構的均勻性。實驗室共沉淀反應釜通過精確控制反應動力學參數,成為制備高分散性納米顆粒的核心裝備。本文將解析其從原料投加到產物熟化的全流程工藝密碼。一、前驅體溶液的"分子級預混"1.雙通道滴定系統設計:采用并聯式微量泵(精度±0.1μL/min),將金屬鹽溶液(如NiSO4、Co(NO3)2)與沉淀劑(NH3·H2O或Na2CO3)分別注入反應釜夾套層與內腔。通過獨立控制兩路流速,實現...
7-28
在全球新能源產業向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三元正極材料(NCM/NCA)的性能瓶頸最終指向其前驅體——鎳鈷錳氫氧化物的合成精度。作為共沉淀工藝的核心裝備,新一代三元共沉淀反應釜通過集成超臨界流場調控技術、多參數閉環反饋系統及在線缺陷修復模塊,成功實現粒徑分布(PDI一、超臨界湍流場:破解“成核-生長”時空錯配難題傳統反應釜因流場死角導致局部過飽和度差異,易引發二次成核與團聚。新一代設備采用雙區旋轉噴射盤+軸向導流筒結構,在釜內形成超臨界湍流(Re50,000)...
7-27
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前驅體合成工藝及設備要求富鋰錳基正極材料(LLOs)的性能高度依賴前驅體的質量,其合成工藝主要包括共沉淀法、溶膠-凝膠法、固相法、噴霧熱解法等。不同方法對設備、工藝控制及最終產物的形貌、成分均勻性有顯著影響。以下是主要合成工藝及對應設備要求的詳細分析:一、主流前驅體合成工藝對比合成方法工藝流程優點缺點適用場景共沉淀法金屬鹽溶液+沉淀劑→共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煅燒成分均勻、顆??煽亍⒁滓幠;瘡U水處理復雜、pH控制要求高工業化主流方法溶膠-凝膠法金屬醇鹽/硝酸...